迁徙类飞鸟都有哪些?
迁徙类飞鸟分为:夏候鸟、冬候鸟、旅鸟、漂鸟四个种类。1、夏候鸟夏候鸟是指春季或夏季在某个地区繁殖、秋季飞到较暖的地区去过冬、第二年春季再飞回原地区的鸟。
如家燕、杜鹃、黄鹂就是我国的夏候鸟。
2、冬候鸟冬候鸟,指冬季在南部较暖地区过冬,次年春季飞往北方繁殖,幼鸟长大后,正值深秋,又飞临原地区越冬,对该地区而言,这类鸟称冬候鸟,如鸿雁、天鹅、野鸭等,在中国长江中、下游生活的鸟类都为冬候鸟。3、旅鸟指迁徙中途经某地区,而又不在该地区繁殖或越冬,就该地区而言,这些鸟种即为旅鸟。候鸟在依不同季节而从一个栖居地飞到另一个栖居地的过程中,经过某些地区,不在这个地区繁殖,也不在这个地区过冬,这种候鸟就成为该地区的旅鸟。4、漂鸟漂鸟常因气候和食物的关系进行不同生境的移动。
如血雉常年留居中国西藏、四川、青海、甘肃祁连山及陕西南部等地,栖息于高山灌丛间,夏季可到达海拔4500米高处靠近雪线。秋冬季节迁至海拔2000~3000米的山地结群活动,觅食种子、叶芽、苔藓和昆虫等。红胸角雉与血雉类似。
分布于西藏南部山林中,栖息于海拔3000米左右的阔叶林内,冬季降至海拔2000米左右的地带进行小群活动。绿啄木鸟为遍布全中国的留鸟,夏季常栖于山林间,冬季大多迁抵平原、近山的丛树间,随食物而漂泊。又如山麻雀平时栖在山地,冬季迁至平野,成群活跃在树间或栽培地带。
扩展资料不迁徙的鸟类称为留鸟,它们终年生活在一个地区。它们通常终年在其出生地内生活。(引:或终年栖居繁殖地区而不迁徙的鸟类,如喜鹊、麻雀等。
世界各地均有,南方种类较多,北方留鸟,均为耐寒种类,如松鸡、雷鸟、雪鸡等)中国的留鸟有麻雀、乌鸦、白头翁、喜鹊、画眉、鱼鹰、啄木鸟、鹰等。留鸟在冬季很难觅食,每到冬季,有的留鸟就成群结队地生活在一起。啄取植物的果实和种子为食。在某地一年四季皆可见的鸟类。
终年生活在一个地区,不随季节迁徙的鸟叫留鸟。它们通常终年在其出生地(或称繁殖区)内生活。
迁徙的鸟有哪些 迁徙的鸟介绍
1、大雁。大雁是人们所熟知的鸟类,全世界共的9种,我国的大雁共有七种,人们通常将这七种统称为大雁。
大雁迁徙的时候喜欢形成一个庞大的数量聚集在一起,一会形成一字型,一会形成人字型。
每一次迁徙都要经过大约1~2个月的时间,春天北去,秋天南往。 2、白鹳。白鹳为长途迁徙性鸟类,在撒哈拉以南至南非地区或印度次大陆等热带地区越冬。迁徙主要依靠上升的热气流进行高空滑翔运动,从而可利用很少的能量,进行长距离迁徙,每天迁徙的距离可达100-200公里。
3、虎皮鹦鹉。是群聚性的鸟种,平时大多聚集20只甚至数百只。虎皮鹦鹉现今被人们作为一种宠物饲养,但在自然界中,虎皮鹦鹉有类似于迁徙的行为,在澳大利亚,每年冬天占据北方,到夏天又聚集到南方。
在比较寒冷的季节偏好前往北澳和地区,炎热的季节则会前往南澳。
秋天向南迁徙的鸟有哪些?
秋天向南迁徙的鸟具体如下:1、欧亚鸲,英文名European Robin。因其唱歌婉转多样,被欧洲人称为“知更鸟”,片中见其捕捉虫子,喂养雏鸟。
欧亚鸲也迁徙,冬季在非洲北部沿海越冬,春季北迁欧洲并且繁殖。
2、大杜鹃的幼鸟,英文名Common Cuckoo。杜鹃就是我们说的“布谷鸟”,自己不筑巢,将卵寄生在其他鸟的巢中,这个巢应该是一种苇莺的巢。3、灰雁,英文名Greylag Goose。从欧洲南部出发飞往从瑞典北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,飞行1800英里。
4、普通翠鸟,英文名Common Kingfisher。这张大嘴天生就是用来抓鱼的。印象最深的是小学课本中的描述:披着浅绿色的外衣,小巧玲珑,又尖又长的嘴,鸣声清脆,爱贴着水面疾飞。
5、家燕,英文名Barn Swallow。小学课本“燕子飞回来了”,春天到了,小燕子跟着妈妈从南方飞回来了。画面是家燕的雏鸟,亲鸟一闪而过。
冬季在非洲中南部,亚洲南部越冬,春天北迁至欧亚大部分地区。